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。吴邦国、温家宝、贾庆林、曾庆红、黄菊、吴官正、李长春、罗干出席会议。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
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1日电 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。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家副主席曾庆红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黄菊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出席会议。
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,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,深入分析了“十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,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、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。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,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,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。
会议指出,今年是“十五”时期的最后一年,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,不断推进改革开放,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,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,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。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、效益较好、价格平稳、活力增强的态势,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、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、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,“十五”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可以顺利实现。
会议强调,“十五”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。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,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,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,我们正确判断形势,积极有效应对,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市场化、国际化步伐加快,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。
会议指出,2006年是实施“十一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。做好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,意义十分重大。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着力加快改革开放,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,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,实现又快又好发展,促进和谐社会建设,为顺利实施“十一五”规划开好局、起好步。这个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,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,明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# | 词语 | 词频 |
---|---|---|
1 | 常委 | 8 |
2 | 建设 | 8 |
3 | 经济 | 7 |
4 | 中共中央政治局 | 7 |
5 | 主席 | 6 |
6 | 经济工作 | 6 |
7 | 社会发展 | 5 |
8 | 会议 | 5 |
9 | 重要 | 4 |
10 | 发展 | 4 |
11 | 十五 | 4 |
12 | 着力 | 4 |
13 | 我国 | 3 |
14 | 重大 | 3 |
15 | 国家 | 3 |
16 | 分析 | 3 |
17 | 胡锦涛 | 3 |
18 | 科学 | 3 |
19 | 中共中央 | 3 |
20 | 全面 | 3 |
21 | 面对 | 3 |
22 | 推进 | 3 |
23 | 北京 | 3 |
24 | 时期 | 3 |
25 | 取得 | 3 |
26 | 温家宝 | 3 |
27 | 坚持 | 3 |
28 | 国务院 | 3 |
29 | 精神 | 3 |
30 | 总体 | 3 |
31 | 增长 | 3 |
32 | 有所 | 3 |
33 | 成就 | 2 |
34 | 指导 | 2 |
35 | 指出 | 2 |
36 | 总书记 | 2 |
37 | 贯彻 | 2 |
38 | 贾庆林 | 2 |
39 | 提出 | 2 |
40 | 改善 | 2 |
41 | 经济运行 | 2 |
42 | 改革开放 | 2 |
43 | 提高 | 2 |
44 | 思想 | 2 |
45 | 曾庆红 | 2 |
46 | 继续 | 2 |
47 | 罗干 | 2 |
48 | 重要讲话 | 2 |
49 | 改革 | 2 |
50 | 日至 | 2 |